热门标签

环球时报社评:对“北溪”爆料,美西方躲躲闪闪很反常

时间:3周前   阅读:2

往水里扔一块大石头,却没有激起浪花,这正常吗?当然不。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·赫什2月8日发表“美国如何摧毁‘北溪’管道”的报道后,就遭遇到了更反常的反常。而且,该报道不是一块石头,是一枚重磅炸弹,却也像投进了一个舆论黑洞一样。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,这一次也不例外。

美国政府在报道刚出来时做了个简单粗暴的否认后,就闭口不言;作为利益攸关方的欧洲国家,看待此事的眼神基本都是躲躲闪闪,拒绝置评。最奇怪的,还是一向对各种线索十分敏感的美国主流媒体,这次却保持了集体沉默。对此,赫什本人也公开表达了失望:“现在他们中没有一家写过一句关于管道事件的话,甚至都没有引用白宫对我报道的事件的否认。”现在都快过去一个月了,美西方这种装聋作哑的状态要到何时?

,

Telegram分享群组www.tel8.vip)是一个Telegram群组分享平台。Telegram分享群组包括Telegram分享群组、telegram群组索引、Telegram群组导航、新加坡telegram群组、telegram中文群组、telegram群组(其他)、Telegram 美国 群组、telegram群组爬虫、电报群 科学上网、小飞机 怎么 加 群、tg群等内容。Telegram分享群组为广大电报用户提供各种电报群组/电报频道/电报机器人导航服务。

,

有人说,赫什的报道引用匿名信源,而且也缺乏足够的证据,因此美西方媒体不敢跟进。必须要说,这是不能成立的,也是对美西方媒体的一种高看。与赫什的这篇有着详尽细节的调查报道相比,美国各大媒体各种不靠谱的报道多了去了,没见它们有任何犹豫或者心理负担,比如最近《华尔街日报》那篇对一份病毒溯源“低可信度”报告的大加渲染。更有说服力的解释是,它们都知道这里面的水太深,所以很“识时务”地选择了回避。

美西方舆论的表现也再次说明,它们所谓的独立性和专业性都是选择性的。不只是美西方媒体,几乎整个美西方世界都对追寻“北溪”管道被炸真相很不积极。近日举行的联合国相关会议上,英国就对进行更多调查表现出“大可不必”的“宽容”,宣称“不清楚为何”俄罗斯“突然如此紧迫地追究这一问题”;包括这一事件最大受害者之一的德国,至今没有进行公开表态。纵观整个西方世界,不要说质疑了,就连对赫什的名字都唯恐避之不及。这也很反常。

“北溪”管道被炸是极端的国际政治事件。如果这么大的事情,最后真被有些国家刻意遮掩过去,成了一笔糊涂账不了了之,相关责任方得不到任何惩罚,那么就不仅是对受害方的利益造成损害了。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,此次“北溪”管道被破坏是人为蓄意进行的,而且从物理条件看,很难想象非国家行为体有能力独自实施这样的破坏。从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角度看,“北溪”管道被炸的后果将被强化、放大,进一步拉低大国博弈和竞争方式的下限。简单地说,有的国家今天可以炸“北溪”管道,明天就可能毁海底光缆,全球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都将受到严重威胁,这对全世界来说都是十分可怕的。

上一篇:跟世界级名师秘练14年 谢玲玲大展舞技 爱心行善

下一篇:20230301-三月开门红,延续了十年

网友评论